儿童对生活充满着好奇,
一草一木、一花一叶,
一日生活皆为课程。
观察幼儿的真实样态,
倾听幼儿的真实心声,
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,
生成课程
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……
为进一步深化园本课程实践,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,智慧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,提升教师创新和实施生成课程的能力,近日,二实幼中班组开展了生成课展示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构建 “幼儿 - 教师 - 家长” 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,展现生成课程 “从儿童中来,到生长中去” 的独特魅力。活动吸引了 60 余名家长参与,通过 11 节生成课程、11 场教研沙龙,形成了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。


课程创新:打破边界,让学习自然“生长”
本次展示的生成课程以“生活即课程,兴趣即动力”为核心理念,突破传统课堂框架,将教育场景延伸至自然、社区与文化空间,中班幼儿以“小主人”姿态主导课程进程,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自主性与创造力:
·《大嘴鸟快递公司》、《没有耳朵的兔子》:幼儿通过“自主阅读——师幼共读——再次自主阅读”三段式设计逐步深入故事,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社会角色与责任,积极学习乐观、温暖、乐于助人、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。


·《山茶灯》、《枝条秘密多》、《报纸演奏会》:幼儿以碎茶渣再利用制作工艺品,通过水墨线条创作,以及用抖、拍、弹报纸等动作演奏乐曲并进行创编活动,共同探索艺术与环保的融合。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,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。






·《快递风波》、《寻找果实大冒险》:在观察、推理游戏情境中,幼儿发现快递单号中的数字、三宫格数独的有趣,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性,将数学概念融入真实问题解决,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。




·《给鹌鹑蛋洗澡》、《种子地球》:幼儿化身小小“探险家”,通过观察、实验、记录的方式,发现醋的神奇效果(可作为日常清洁材料),以及废旧纸张遇水后的形态变化,感知科学实验的有趣,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和观察记录能力。




·《有趣的土豆泥》、《包包有茶》:幼儿在自主制作土豆泥、自制茶饮的过程中,体验分享美食的快乐。这不仅是一堂美食制作课,更是一次融合多领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综合探索,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、合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



教研赋能:对话生成,重构“教师支持力”
教师团队以“六项思考帽”平行思维法为基石,构建结构化、系统化的教研模式,生成课程的核心是 “动态调整”,而 “六顶帽子” 教研法为教师提供了结构化的思维工具。通过白帽还原事实、红帽共情感受、黑帽识别短板、黄帽提炼价值、绿帽激发创新、蓝帽总结行动,老师们将教研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,形成“观察—反思—创新—实践”的教研闭环,真正实现以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,以思维革新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。




在生成课程的土壤里,幼儿是自由生长的种子,教师是静待花开的园丁,家长是协同耕耘的伙伴。二实幼将继续以“生长力”为课程内核,让每一粒种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与雨露,绽放独一无二的精彩!
通讯员:丁蒙